又《僧深方》又方∶冷水渍青布以掩目。盐一升,水二升和之,搅令KT作汁,饮之令得吐则愈,良。
内容:《病源论》云∶蚯蚓者,由居处饮食,有蚯蚓之气,或因饮食入腹内,流于经脉所生。 又方∶浓煮蓼,饮之至一二升,良效。
内容:《病源论》云∶疽之状,肉生小黯点,小者如粟米豆,大者如梅李,或赤或黑,乍青乍白,有实核,惨痛应心。《范汪方》云∶经言∶五脏不调,致疽;六腑不和,生痈。
乌芋根五升,捣取汁,服一升。 又方∶白杨叶,切,一升,水三升,煮取一升,含。
此皆由冬时受温风,至春复暴寒凉来折之,不成温病乃变作气痛也。日二七度,唾之即止。
内容:《病源论》云∶霍乱而转筋者,由冷气入于筋故也。以水三升,煮石膏末五合,取二升,纳蜜二升,煎取二升,去滓,含枣核大,咽汁尽,《苏敬本草注》∶口干食软熟柿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