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证初起不痛者,宜雌雄霹雳火灸之,其余滋补、烫洗等法,俱按痈疽肿疡、溃按诸书论脱疽,单生于足大指,而别指生者,俱名敦疽,此非确论。【注】[1]喉咙者,喉也,肺之系也。
[2]阴陵泉穴,主治胁腹胀满,阴痛,足膝红肿,小便不通, 小便失禁不觉,下部等证。又有腹皮损破肠出者,看肠若仅伤一半者,可治。
初起结肿,筋骨疼痛时,宜服搜风解毒汤。[5]怯弱之人,用硝、黄而必加木香、肉桂同煎者,乃假其热以行其寒也 石硫黄四两 花蕊石二两 以上二味合匀,用瓦罐一个,入药在内,封口,外用纸筋盐泥周围固 济,候泥干,安四方砖上,书八卦五行字,用炭十斤笼叠周匝,自午 时,从下着火渐渐上彻,直至经宿炭尽火冷,又放经宿,罐冷取出研 细,用绢罗罗过,磁盒收贮。
[12]从风门行三椎下,去脊中各二寸,又以手搭背左取右,右取左, 当中指末是穴之处,正坐取之,肺俞穴也。当外侧之骨,名曰高骨,一名锐骨,亦名踝骨。
[2]若垫伤击伤,而有碍于骨肉者,肿痛流血 <2>八仙逍遥汤洗之 [3]若伤重内连脑髓,及伤灵明,必昏沉不省人事,不进饮食,若再平素 气血皆虚,必为不治之证。注:[1]少府穴,主治咳疟久不愈,臂酸,肘腋挛急,胸中痛, 及妇人阴挺,阴痒,阴痛;男子遗尿,偏坠等证。
枯涩无泪,加熊胆、白蛋。[2]左胁下伤透至内者。